摘要
目的 了解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GMP-140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0-04~2011-04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9例,分成迟发性脑缺血组(DCI组)和非迟发性脑缺血组(无DCI组)、脑血管痉挛组(CVS组)和无痉挛组(无CVS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引入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SAH后第1天、第4天、第10天收集静脉血,使用ELISA方法检测vWF和GMP-140水平,观察其动态变化;TCD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VMCA),出院时行GOS预后评分.结果 ①血浆vWF水平在DCI组、CVS组及预后不良组第1天、第4天、第10天均高于正常对照组,DCI组与无DCI组在第1天、第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第10天CVS组与无CVS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浆GMP-140水平在各组早期均显著升高,在第1天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血浆vWF、GMP-140水平与预后相关,并且早期vWF水平与DCI发生相关.
-
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苏州市立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