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蒲地蓝颗粒对病毒感染致幼年急性咽炎小鼠模型咽部组织病理学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75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试验组(高剂量和低剂量),每组15只。制作病毒感染致幼年急性咽炎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阳性组给予利巴韦林灌胃,试验组给予蒲地蓝颗粒灌胃。3 d后观察并比较各组小鼠的咽部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及病理评分、细胞炎症因子及2周内感染流感病毒FM1株的幼年小鼠的死亡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的咽部组织呈暗红色,光泽度差,充血肿胀明显,咽部黏膜病变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给予药物治疗后,阳性组和试验组小鼠的咽部组织光泽度得到明显改善,颜色变浅,充血肿胀程度和病变程度明显减轻,分泌物减少,其症状明显优于模型组(P <0.05)。模型组小鼠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中性粒细胞数明显低于正常组(P <0.05)。给予药物治疗后,阳性组和试验组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以及TNF-α、IL-1β以及IL-6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 <0.05)。阳性组与高剂量试验组小鼠的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以及TNF-α、IL-1β以及IL-6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给予药物治疗后,阳性组和试验组的死亡保护率、生命延长率明显升高,死亡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蒲地蓝颗粒可有效减轻幼年急性咽炎小鼠充血肿胀症状,改善咽部黏膜病变情况和白细胞分类情况,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死亡保护率以及生命延长率。
-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