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高原缺氧条件及复氧对大鼠血气及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分组后,使用模拟高原低压低氧小型动物舱和大型实验舱,以6500 m为缺氧海拔,建立不同缺氧时间、不同缺氧模式、缺氧后常氧恢复,以及缺氧预适应后再缺氧的大鼠损伤模型,采集腹主动脉血并测定血气指标、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大鼠缺氧时间越长损伤越大,出舱后复氧越严重;缺氧会造成大鼠酸碱平衡紊乱,且缺氧时间越长越严重;缺氧会导致大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升高,且缺氧时间越长升高越明显。与大型实验舱比较,小型动物舱缺氧大鼠出舱后的复氧情况、酸碱平衡紊乱更严重,而乙酰唑胺能缓解出舱后的复氧情况和酸碱平衡紊乱,但不同的缺氧模式及给予乙酰唑胺对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影响不大。常氧恢复能缓解缺氧大鼠出舱后的复氧情况和酸碱平衡紊乱,并能改善缺氧引起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升高。缺氧预适应对缺氧后复氧情况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但能缓解缺氧导致的大鼠酸碱平衡紊乱,并能在一定程度改善缺氧引起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升高。结论:受缺氧复氧后过度换气和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升高等影响,缺氧大鼠氧分压等氧合指标容易出现异常,而血气酸碱平衡指标较为稳定,更适用于大鼠缺氧损伤程度和相关药效评价。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