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RNA结合基序蛋白10(RBM10)突变体(N392S)的鉴定及探究其对肺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生物样本库108例肺腺癌(LUAD)组织样本, 进行RBM10外显子的sanger测序。将野生型RBM10及RBM10突变体(N392S)通过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分别转入肺癌细胞, 转入空载体的细胞作为对照。采用细胞增殖实验(MTT)、平板克隆实验、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分析RBM10突变体对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含有和不含第9外显子的NUMB转录本核糖核酸(RNA)水平的变化分析RBM10突变体对NUMB第9外显子的剪切调控作用。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在LUAD组织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的RBM10错义突变(N392S);与空载体对照细胞比较, 表达野生型RBM10的A549-RBM10-Wild和H358-RBM10-Wild细胞增殖明显变慢(1.28±0.01比1.43±0.03, t=7.866, P<0.01;1.27±0.03比1.70±0.05, t=11.840, P<0.01), 而表达突变体RBM10(N392S)的A549-RBM10-Mut和H358-RBM10-Mut细胞增殖能力高于表达野生型RBM10细胞系(1.49±0.13比1.28±0.01, t=2.851, P<0.05;1.62±0.10比1.27±0.03, t=5.823, P<0.01);在平板克隆实验中, 表达RBM10突变体的A549和H358细胞克隆形成率高于表达野生型RBM10的A549和H358细胞克隆形成率(53.00±3.61比28.60±4.34, t=9.675, P<0.01;42.40±3.98比18.60±4.34, t=9.047, P<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 野生型RBM10较对照组抑制肺腺癌细胞的迁移(56.28±13.49比100.00±10.27, t=4.465, P<0.01), 而突变体较野生型则失去抑制细胞迁移的能力(138.94±20.18比56.28±13.49, t=5.898, P<0.01);Transwell实验证实, 野生型RBM10较对照组抑制肺腺癌细胞的迁移(158.00±36.81比497.25±38.20, t=15.093, P<0.01), 突变体较野生型RBM10失去抑制肺腺癌细胞迁移的能力(474.00±48.63比158.00±36.81, t=12.424, P<0.01);分析RBM10对NUMB第9外显子的剪切调控作用, 随着野生型RBM10质粒浓度的递增, 野生型RBM10促进NUMB第9外显子(NUMB-EXON 9)的跳读使得NUMB短剪接转录本水平的增加, 而随着RBM10(N392S)质粒浓度的递增, NUMB短剪接转录本水平没有变化。结论 RBM10突变体(N392S)丧失了野生型RBM10抑制LUAD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功能, 并可能通过调控NUMB蛋白剪切影响LUAD细胞功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