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主要由原发性EB病毒感染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可伴有肝、脾肿大和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数增高。肝功能受损者较常见,约占患儿人数的2/3,严重者可引起肝衰竭或进展为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综合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但免疫调节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可以反映患者机体炎症、免疫及营养状态。根据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也可作为血常规中的一种新型的炎症相关标志物,其与多种类型的肝脏疾病病情判断或预后密切相关。NLR和RDW是评估成人患者多种肝疾病的有效指标,但其在小儿IM肝损害中的实用性仍不明确。现将外周血NLR和RDW水平与IM患儿肝损害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临床IM肝功能受损患儿进行提早预防、及早发现,改善远期预后,以及对疾病的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单位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