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动脉细胞外基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动脉钙化模型,用建模成功后的大鼠主动脉制备动脉去细胞支架。分别取钙化动脉去细胞的支架和正常动脉去细胞支架与MSCs共培养,分为3组:M组:单纯MSCs;M+normal组:MSCs与正常动脉去细胞支架共培养;M+calcified组:MSCs与钙化动脉去细胞支架共培养。各组均培养2周,分别检测三组第2、7及14d的ALP活性、FGF1及p-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共培养14d,M和M+正常组之间的骨生成标志物ALP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减少,见图6;而M+钙化组在第7d的ALP活性升高(*P<0.05),见图5,FGF1表达增多(*P<0.05),见图6;第14dALP活性显著升高(***P<0.001),见图5,FGF1表达显着增多(***P<0.00),见图6,伴随着p-ERK1/2的相应增加,见图6。结论这些结果表明不同动脉细胞外基质会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产生影响,在已经钙化的动脉中,其细胞外基质会促使血管壁中MSCs向成骨样细胞分化,加重动脉钙化;而正常动脉则不会出血这种现象,这可能与钙化动脉的细胞外基质激活了MSCs中FGF1/p-ERK1/2信号通路有关。
-
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