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犹太文明十分重视对犹太人的德性培养,这种民族传统在以犹太人为主体的以色列建国后得到了延续和发展。以色列中小学阶段道德教育的总体特征为"多轨并行,整体建构"。其中,国家教育体系道德教育模式以"做以色列合格公民"为根本指向,突出了国家层面公民道德的培养;宗教教育体系道德教育模式更为注重"洁净犹太性",趋近于原教旨主义;国家宗教教育体系则居二者之中,强调"犹太-以色列意识"的培育,以"民族-国家"道德为黏性,有机结合宗教因素与政治因素,力图以"犹太-以色列"的同源性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这一道德教育模式看似国家教育与宗教教育的总和,事实上,三者却指向了培养政治国家层面的公民、宗教信仰层面的选民、民族文化层面的人民三种性质不同的德育目标。非犹太教育体系则以将少数族裔培养"成为以色列人"作为德育的主要目标。这四条德育轨道长期共存、并行不悖,以继承和弘扬犹太传统文化为主旨,兼顾了现代民族国家所需的民主与平等,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以色列学校德育现象和行动范式。总体来看,以色列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整体性建构是不断发展、动态平衡的,宗教与世俗、东西方犹太人、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博弈始终贯穿其中。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