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民众在高压下被迫讲日语。左翼进步人士与台籍志士在抗日战争中,意识到普及“国语”、废除日语的紧迫性。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不顾各种困难与阻力,尽力召集“国语”教师,探索普及“国语”的教学方案,取得初步成效。为传播“台湾人是中国人”理念,加速台湾省与祖国大陆教育方面趋于一致,教育处于1946年组织重新编写小学“国语”教材。新编“国语”教材不仅注重培育国家认同,还兼顾台湾乡土、祖国国情和世界概况等知识。诚然,光复初期台湾省小学“国语”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教材内容偏难、教科书较贵、高水平教师缺失等。但台湾省小学生接受基础教育,学习“国语”及发音是十分必要的,教育处的努力对台湾省光复初期“国语运动”产生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