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迟发感染治疗中的抗生素使用策略。[方法]Ⅱ期翻修治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迟发感染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40~86岁,平均67.2岁。初次手术包括髋关节置换术5例,膝关节置换术4例,发生感染距离初次手术的时间为2~96个月。术前及术中取关节液培养,Ⅰ期取出内植物彻底清创,然后用临时间隔器(包括万古霉素骨水泥7例、可灌洗间隔器2例)填充缺损区域,术后引流液万古霉素药物浓度测定。根据药敏结果,静脉用抗生素3~6周。清创术后3周~1年,Ⅱ期关节置换重建8例;1例因全身情况欠佳,局部旷置。采取接触隔离方式预防感染的院内播散。每2周检查肝、肾功能。[结果]细菌培养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2例,所有菌株均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吩、苯唑西林、青霉素等均高度耐药,对万古霉素敏感9例,利福平敏感7例,克林霉素敏感5例,复方磺胺敏感4例,左旋氧氟沙星敏感4例,庆大霉素敏感3例。治疗后感染均得以控制,肝功能短暂升高1例。随访25.5~108个月,平均50.9个月,未见感染复发,亦未在病区内播散。[结论]造成关节置换术后迟发感染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但对万古霉素敏感;彻底清创手术后,全身和局部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的控制感染,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根据条件行Ⅱ期成形手术相对安全;严格的接触隔离措施可以预防感染的院内播散。
-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