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主旨是要復原中國漢朝在河西走廊開創和擁有的“燉煌”、“姑臧”等郡縣城鎮的歷史真相,證明其皆爲漢族所建并且是以漢語命名的。全面批評否定了一百多年來從歐洲、日本傳入的否定此真相,而且目前仍佔據中國主流,主張其爲非華夏族裔的漢語系統的各種“胡語”的諸多誤説。主要内容如下:1.主要以《史記·匈奴列傳》等記述爲據,繼承發展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以證明上古至秦漢時期的“匈奴(其合音爲‘胡’)”,確實爲夏朝的“淳維(獯粥)即獫狁”之後裔,其與漢族在種族與語言方面是同源異流又合流的。其在西漢時期所有官名和文書,都是全盤仿效甚至照搬漢朝官方那一套標準漢語系統的,個别被白鳥、藤田等人拿出來當作源出於非漢語的名詞,其實都祇是匈奴人使用的個别漢語方音詞對當時的漢語標準音稍有變異,再被漢朝官方作醜化寫音的結果。2.據《左傳》記載及後人的注疏可知,河西走廊的“瓜州諸戎”即後來被稱爲“月氏”、“南羌”等國族之祖先,其族源比源於“夏后”的匈奴更爲古老,乃可追溯至上古帝堯時期的姜姓諸侯,爲“四岳之裔胄也”。祇是其中部分後來歷經多次改朝换代而淪爲戎族邊裔化了,以致被中夏文獻將其原本所姓之“姜”貶改爲“羌”。月氏的祖先戎子駒支已能够與晋國執政大夫范宣子對答如流,“賦《青蠅》而退”,成功獲得對方的尊重,免除了被執囚之厄。則張騫初次出使到西域大月氏國,及其被囚禁匈奴十多年,都能够無須翻譯而可以通話交流,就是順理成章之事,足證當時這兩個國族皆通用漢語言文字。3.繼續否定歐洲的“Thagura”爲“燉煌”的詞源,又否定其爲“大月氏”的詞源。證明與“月氏”最接近的漢語古異名,實爲“月支”、“崦嵫”或“焉支”、“胭脂”等。4.繼續證明秦漢時期的月氏與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行國”,絶對没有在河西走廊建城定居并爲之命名。“燉煌”、“姑臧”、“休屠”、張掖、武威、休屠、揟次、實鳥等城鎮名,乃至祁連、胭脂、居延等山水名,都是漢人按照名從主人的原則用漢語命名的。其中“姑臧”實爲“蓋藏”的訛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