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的7例胃GT,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等临床诊疗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胃GT,男性2例,女性5例。患者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43岁,中位年龄45岁。4例位于胃窦,2例位于胃体,1例位于胃窦体交界处。肿瘤最大径1.4~3.0 cm,平均2.0 cm,切面灰红灰白,质中至韧。镜下见肿瘤位于胃壁固有肌层,呈多结节状生长,与周围组织边界较清,未见明确包膜。肿瘤细胞呈片状分布在血管之间或呈环状围绕在血管周围,也可以呈血管外皮瘤样排列,未见坏死,局部间质可见玻璃样变。瘤细胞形态较一致,细胞呈规则的圆形,胞质淡染透明状或淡嗜伊红色,细胞边界清晰,细胞核圆形,位于中央,部分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不易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提示肿瘤细胞actin弥漫强阳性,syn部分阳性,CK、CD56、CgA、CD117、DOG-1、CD34、desmin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1%~5%,均值2%。结论胃GT是胃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应与上皮样细胞型胃肠道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平滑肌瘤、副神经节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