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東周時期,有一個器名之字作"■",其異體作"■"或"■"。古文字學界對"■"及其異體的釋法,主要有兩種不同意見。在兩種不同釋法當中,根據有關情況,把這個器名之字"■"及其異體所從"口"釋爲"肙"的省寫是可取的,它們在銘文中用爲"梋"或"鋗",指盌一類器皿。"■"字還見於戰國文字人名、複姓之中,也應該釋爲"梋"。此外,戰國竹簡文字中還有一個"■"字也從"■",此字在簡文中用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