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有"别嫌疑"的准则,而具体如何"别嫌疑",礼文并没有展开论述。《春秋》经、传记载了两起非常特别又密切相关的"弒君"案:"赵盾弒其君夷皋""许世子止弒其君买",以"别嫌疑"的礼义来讨论此二案,似乎对理解这两件著名史事有帮助。反过来,二案的理解亦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别嫌疑"礼义的内涵与复杂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