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非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梁钥; 刘克玄; 赵秉诚; 范子博; 张广清
来源:临床军医杂志, 2023, 51(07): 672-677.
DOI:10.16680/j.1671-3826.2023.07.03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型非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自2008年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进行大型非心脏手术治疗的24 8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入非AKI组(术后未发生AKI)和AKI组(术后发生AKI)。比较非AKI组和AKI组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大型非心脏手术后发生AKI 1 240例,发生率为4.98%(1 240/24 890);未发生AKI 23 650例(95.02%,23 650/24 890)。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或脑梗死等)、慢性肾病、慢性肝病比例,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胰岛素制剂比例,术前血清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钠、血糖水平,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手术类型,手术时间,麻醉类型,有创动脉监测比例,平均动脉压,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比例,应用血管加压素比例,输液量,失血量,尿量,住院天数,术后发生感染、输血、卒中、心血管事件、死亡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高的年龄、男性、较大的体质量指数、合并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应用钙通道阻滞剂、术前低白蛋白水平、术前高血糖水平、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Ⅳ级、接受血管手术、接受腹部手术、较长的手术时间、较多的失血量是增加大型非心脏手术后AKI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而应用他汀类药物是降低大型非心脏手术后AKI发生风险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大型非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生与高龄、男性、肥胖、合并心力衰竭和慢性肾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低白蛋白、高血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手术类型、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