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 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放化疗治疗,观察组于CT辅助下采取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生存时长、临床疗效,采取Log-rank模型分析影响经皮穿刺氩氦刀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年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个月及1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存活率70.00%高于对照组的43.33%,平均生存时长(16.17±3.36)个月长于对照组的(7.95±3.08)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无效患者组织学类型、肺癌分期、是否联合化疗及病灶位置、病灶直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为影响经皮穿刺氩氦刀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B=0.118, Wald-χ2=8.154, OR=1.125, P<0.05)。结论采用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确切,虽受一定危险因素的影响,但较常规放化疗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