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意识形态在思想史上由来已久,并非马克思的独创,但正是马克思在著作中的频繁使用使之在学术界备受关注和重视。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关于意识形态的确切界定,而且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语境中赋予"意识形态"以不同含义或意象,这就导致"虚假的观念体系""统治阶级的思想""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观念的上层建筑"等含义都成为后世学界阐释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视角。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把握既要回到不同历史阶段和理论背景看到其动态性呈现,又要在概念的演变脉络中把握其内在一致性,即指认唯心主义为"虚假的观念体系"。唯物史观形成期,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描述性内涵得以呈现,并在《资本论》时期得到进一步阐发。上述过程同时揭示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之维,以及意识形态概念的精神实质体现为阶级意识。在阶级意识视域下,从无产阶级解放到人类解放是超越意识形态虚假性的现实路径。鉴于此,当今中国应在立足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基础上,更好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