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特点。静脉溶栓及动脉内取栓等治疗方式的出现对超急性期IS诊断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当前超急性期IS诊断主要依赖的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仍存在耗时长、成本高、普及低等缺点。同时,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尚无法有效反映IS后脑内生化反应及分子水平的改变等。基于此,血液来源的超急性期IS生物标志物可弥补上述临床实际的不足。通过检索Medline数据库,
-
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神经内科; 川北医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