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长沙市痰检实验室网络的工作质量,分析结核病防治体系构建过程中影响痰涂片镜检工作质量的原因。方法收集长沙市2006—2017年盲法复检结果和现场督导数据,按时间段和参评单位类型进行复检结果一致性分析,探讨样本保存量和抽样量计算方法改变,机构类型转变和工作人员到岗时间等因素与各类型错误发生的关系。结果 2006—2017年共抽取痰涂片11 392张,初检阳性率6.4%(734/11 392),第二复检阳性率6.5%(745/11 392),第一复检阳性率5.9%(669/11 392)。定性错误115张,占抽取痰片总数的1.0%(115/11 392),出现量化误差142张,占抽检阳性涂片的19.1%(142/745)。2006—2017年初检与第一复检、初检与第二复检一致性良好(kappa值分别为0.914、0.924,P<0.05)。样本保存量要求和抽样量计算方法改变后量化误差、低假阴性和高假阴性、低假阳性和高假阳性及假阴性和假阳性涂片发生的危险度均提高,其OR值分别为2.718(1.707,4.327)、6.461(2.340,17.482)、3.284(1.486,7.257)和4.463(2.394,8.318),P值均<0.05。结论长沙市结核病实验室痰检工作质量总体良好,但仍需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实验室的管理,发挥其人力资源优势提高痰涂片镜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