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阐明不同品种茶树修剪叶初始化学组成对其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以川西低山丘陵区福鼎大白(C.sinensis,Fuding Dabaicha)、川茶3号(Chuancha No. 3)、川沐217(Chuanmu No. 217)和川农黄芽早(Chuannong Huangyazao)4个典型品种茶树的修剪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袋法进行为期360天的室内模拟分解试验,探讨修剪叶分解动态及其碳(C)、氮(N)、磷(P)元素释放特征。结果表明:4个品种茶树修剪叶前期(0~120 d)分解较快、后期(120~360 d)分解较慢,分解半衰期在1.20~1.43 a。川沐217和福鼎大白茶树修剪叶分解较快,分解系数比川茶3号和川农黄芽早高11.7% ~ 18.5%。初始化学组成的C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是影响茶树修剪叶分解快慢的主要因素。4个品种茶树修剪叶的C、P元素均为直接释放模式;福鼎大白和川茶3号茶树修剪叶的N元素为直接释放模式,川沐217和川农黄芽早茶树修剪叶的N元素属于淋溶-积累-释放模式。茶树修剪叶的C、N、P元素释放因品种和分解时期而不同,受到初始化学组成N、P含量的影响。在分解过程中,福鼎大白和川农黄芽早修剪叶的C、N释放率较高,川茶3号和川沐217修剪叶的磷释放率较高。4个品种茶树修剪叶C、N、P元素释放率分别为36.1% ~ 44.5%、53.8% ~ 58.3%、65.4% ~ 71.5%。因此,在茶树修剪叶归还过程中可考虑采用堆肥等方式以促进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修剪过后适量施氮以抑制修剪叶N元素的释放,提升茶树对修剪叶的养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