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1年内卵巢储备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的中重度患者171例,从患者年龄、囊肿单双侧、囊肿直径、术中止血方式、术中r-AFS分期5个因素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3、6、12个月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的恢复情况,分析影响术后12个月AMH恢复的危险因素。结果囊肿直径≤7cm、缝合止血、r-AFS分期Ⅲ期患者术后12个月AMH值可恢复到术前水平。不同年龄的患者AMH恢复率无明显差别;单侧囊肿、囊肿直径≤7cm、Ⅲ期病例、AMH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双侧囊肿、囊肿直径>7cm、Ⅳ期病例;缝合止血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6个月AMH恢复率明显高于电凝止血组,术后12个月两组AMH恢复率无明显差异。电凝止血和双侧囊肿对术后12个月AMH恢复率具有不利的影响。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不同临床特点的患者恢复程度不同,双侧囊肿及电凝止血是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恢复的不利因素。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