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2年7—8月,四川盆地气温同比上升3.63℃,O3污染天比往年大幅增加.为了解高温天气对四川盆地生物源排放及其O3生成贡献的影响,基于WRF模拟获取的气象数据,利用MEGAN模型估算了四川盆地2022年7—8月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量,分析了BVOCs及其化学物种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空气质量模型CMAQ定量评估了高温天气下BVOCs排放对O3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2022年7—8月BVOCs排放量为86.30×104t,其中,异戊二烯、甲醇、单萜烯的排放量分别为42.16×104、17.32×104、9.92×104t;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城市群BVOCs排放强度分别为3.61、6.55、5.00t/km2.(2)BVOCs排放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川南城市群的宜宾市和泸州市中部、成都平原城市群的乐山市东北部以及川东北城市群的巴中市和达州市北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排放空间分布特征与BVOCs排放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而甲醇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显著差异.(3)BVOCs排放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最大排放量出现在14:00.(4)CMAQ模拟结果显示,BVOCs排放对O3生成贡献率较大的城市有乐山市、眉山市、雅安市和内江市,其贡献率均超过30%.空间分布上,成都平原城市群的乐山市北部和眉山市中西部BVOCs排放对O3生成贡献最显著.2022年7—8月高温天气下BVOCs排放对O3生成贡献同比增长4.99%.研究显示,四川盆地BVOCs排放对O3污染有重要影响,且高温天气下其对O3生成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加,是O3污染防治关注的重点.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