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京冀地区选取了6个具有不同大小和密度的种群,采用自然对照、去除雄蕊处理和排除传粉者处理等实验方法,统计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的结实率和每果实种子数量.研究发现:刺萼龙葵的株高、每株果实数量和每果实种子数量在不同种群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每果实种子数量与种群密度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刺萼龙葵在入侵过程中存在潜在的阿利效应;刺萼龙葵去除雄蕊后的结实率和每果实种子数量分别显著地比自然对照低了58.82%和13.77%,刺萼龙葵种群的平均繁殖保障指数为0.14±0.04,且与种群大小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虽然自发自交形成的种子在果实中占有的比例较少,但自发自交在刺萼龙葵入侵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繁殖保障作用,种群越小,繁殖保障效应越明显.
-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