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ESLD)是指由病毒性、酒精性、药物性等因素导致的肝脏功能失代偿,凝血、合成、解毒等多种功能急剧恶化,肝脏病理出现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肝脏的各种功能丧失,最终出现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是导致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2]。临床上虽积极治疗,但大部分患者收效甚微,难以延长患者寿命,不能改变临床最终结局。细菌感染往往可诱发或加快ESLD进展,是ESL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常导致患者病情恶化,治疗难度增大,病死率明显升高[3]。本研究主要对ESLD患者外周血T细胞计数及其与细菌感染的关系及3年内病死率作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