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微小残留病的动态监测及其预后价值

作者:杨珮钰; 刘蒙蒙; 樊红琼; 杨艳萍; 韩薇; 于小源; 岳婷婷; 苏克举; 郭强; 高素君; 靳凤艳*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9, (07): 584-588.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微小残留病(MRD)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105例治疗后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的MM患者,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动态监测MRD状态,结合临床数据和随访,进行Kaplan-Meier曲线及Cox回归等分析。结果 ①纳入本研究的疗效VGPR患者中,MRD转阴率为72.4%(76/105),中位转阴时间为3个月。②MRD阴性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明显高于MRD阳性患者(62.2%对41.3%,P=0.001),持续MRD阳性为PFS独立预后不良因素(HR=3.039,P=0.044)。③失去MRD阴性状态(转阳)患者预后劣于MRD持续阴性患者,二者中位PFS时间分别为18个月和未达到(P<0.001),中位总生存(OS)时间均未达到(P=0.002)。④MRD阴性持续时间≥12个月患者的2年PFS和OS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FS:77.7%对36.7%,P<0.001;OS:96.4%对57.9%,P<0.001)。随MRD阴性持续时间延长,复发/死亡风险显著降低(PFS:HR=0.865,P<0.001;OS:HR=0.823,P<0.001)。⑤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CA)或不适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患者中,MRD阴性患者PFS延长(高危CA患者中位PFS:未达到对19个月,P=0.006;不适合ASCT患者中位PFS:未达到对25个月,P=0.052)。⑥应用硼替佐米治疗可明显延长MRD阴性持续时间(中位MRD阴性持续时间:25个月对10个月,P=0.034)。结论 持续MRD阳性是MM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MRD阴性持续时间是另一重要预后因素,而失去MRD阴性状态可能是复发的早期标志,故动态监测MRD有助于指导复发MM治疗时机的选择。

  • 单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