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建立黄芩汤(HQD)的指纹图谱,拆分相态并筛选抗皮肤癣菌活性相态,进行谱效关系研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黄芩苷为参照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绘制10批HQD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高速离心与透析相结合的方法对HQD进行相态拆分并对其进行表征,同时测定HQD及其不同相态抗皮肤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37个共有峰的峰面积为自变量,MIC为因变量,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10批HQD共有37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共指认出10个成分,分别为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芹糖甘草苷、黄芩苷、千层纸素A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甘草酸、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HQD共拆分成沉淀相态(HQD-P)、真溶液相态(HQD-S)和纳米相态(HQD-N)3个相态;HQD-P冻干粉呈不规则颗粒状,平均粒径为4.670~91.522μm;HQD-S冻干粉呈均匀片状,未检测到粒径;HQD-N冻干粉呈球形,粒径为(129.0±12.9)nm。在同等给药剂量下,各相态抗皮肤癣菌MIC由低到高依次为HQD-N(4.64 mg/mL)<HQD(5.85 mg/mL)<HQD-P(7.37 mg/mL)<HQD-S(12.89 mg/mL)。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37个共有峰中,有25个共有峰(含已指认的10个成分)峰面积与MIC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0.95且P<0.05)。结论 10批HQD的化学成分组成一致性较好;HQD-N为该方的活性相态,其中芍药苷、芹糖甘草苷、黄芩苷等10个成分可能是HQD抗皮肤癣菌的有效成分,且其抗皮肤癣菌作用强弱与这些成分含量及物理相态相关。
-
单位临床医学研究所; 江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