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叙写青年男女因追求爱情而"逾墙"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这一行为以类型化的结构或程式化的言说形态,反复出现于不同文本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系列,成为中国文学作品的经典母题。"逾墙"母题的产生与流行,既与封建道德礼教观念有密切关系,也符合人类的情感诉求和发展愿景,见证了个体面对社会的复杂心理。通过梳理和对比前代文本中的"逾墙"故事可以发现,《金瓶梅词话》对"逾墙"母题再创作表现出三点特征:一是突破前人故事窠臼,设置情爱财货的双重叙事线索;二是衔接多个时空场景,搭建善恶有报的循环叙事结构;三是扭转既定话语形态,摆脱男权中心的道德评判标准。
-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