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nferior vena cava collapsibility index,IVC-CI)的导向补液策略对骨科手术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拟行骨科手术的1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管理,试验组给予以IVC-CI36%为阈值的导向补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T0)、麻醉即刻(T1)、麻醉后5min (T2)、麻醉后10min (T3)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和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总补液量、低血压发生情况以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与T0、T1时刻比较,两组患者T2、T3时刻的MAP、HR、CO均显著降低(P<0.05)。T0、T1时刻,两组患者的MAP、HR、CO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2、T3时刻,试验组患者的MAP、HR、C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T0时刻比较,两组患者T1、T2、T3时刻的SVV均显著升高(P<0.05)。T0时刻,两组患者的SVV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1、T2、T3时刻,试验组患者的SV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补液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IVC-CI导向补液能维持骨科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改善容量状态及容量反应性,并可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显著降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
-
单位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