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三教合一"思潮盛行,苏辙和范应元立足于自家立场,都积极倡导一种儒道"大同小异"论,将其贯穿在心性理论的建构中。本文以"小同大异"为方法论,通过"道"的不同理解、"圣人"的不同看法、"本心"与"性"的差异三种语义性考察,揭示了此种"大同小异"论的真实目的和理论缺陷,证实了宋代儒道实际上属于"小同大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