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蜈蚣败毒饮对初发型、复发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的影响,分析其对不同类型患者血分证候的作用优势,并探索该方对复发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寻常型银屑病发病类型(初发型、复发型)及血分证候特点(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选取350例患者进入相应组别(实际完成3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蜈蚣败毒饮,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采用PASI动态观察患者皮损改善情况,分析临床疗效,并计算治疗前后PASI变化量(?PASI);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7水平,计算IL-17变化量(?IL-17);比较蜈蚣败毒饮干预下的初发型、复发型患者?PASI、?IL-17,推测蜈蚣败毒饮的作用优势类型及证候特点。结果 蜈蚣败毒饮可降低初发型、复发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ASI(P<0.05,P<0.01);对复发型患者起效时间更短,治疗1周即表现出较好疗效(P<0.05),对初发型患者的起效时间在治疗2周(P<0.05);蜈蚣败毒饮对于初发型患者血热证、血瘀证疗效显著(P<0.01),血燥证次之;对于复发型患者无显著证候差异,干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复发型患者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初发型,除初发型血燥证患者外,蜈蚣败毒饮下调作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蜈蚣败毒饮对复发型患者?PASI和血清?IL-17的调控作用均优于初发型(P<0.05),其对复发型各血分证候调控作用相似,对于初发型血热证、血瘀证的调控作用占优。结论 IL-17可能在银屑病复发中扮演关键角色。蜈蚣败毒饮通过对IL-17的调控,可更加显著地针对银屑病复发的治疗,结合其对不同证候患者的干预特点,体现出中医学从热毒、血瘀、伏邪理论辨治银屑病的优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