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解决春小麦与豌豆间作模式下如何高效施用氮肥的问题,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施氮量[0(N0)、90 kg/hm2(N1)、180 kg/hm2(N2)和270 kg/hm2(N3,山西常规用量)]对春小麦与豌豆间作生长、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率以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蘖期,N3处理的春小麦分蘖数最多;拔节期到成熟期,3个施氮处理的春小麦株高均显著高于N0处理,其中,N2处理最高;分枝期到成熟期,3个施氮处理豌豆的株高均高于N0处理,且N2处理株高最高。拔节期和扬花期,春小麦N2处理SPAD值最高,显著高于N0处理;苗期到成熟期,豌豆N2处理SPAD值始终最高;在春小麦扬花期,N2处理下AMF对春小麦、豌豆根系的侵染率最高,分别为14.7%和25.3%;N1、N2、N3处理下春小麦产量分别为272.22、315.94、255.99 g/m2,且N1、N2处理与N0处理间差异显著。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180 kg/hm2可以显著增加春小麦产量,达到减施氮肥的目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