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比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做辅助切口与不做辅助切口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和发生率。方法对照研究。取2013年防盲工作中白内障手术患者160例,术中未做辅助切口作为A组;2015年防盲工作中白内障手术患者160例,每例术中均做辅助切口作为B组。观查这两组的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时间、术后视力,主要指标为(1)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率、(2)术后角膜水肿/或角膜失代偿的发生率、(3)皮质残留发生率、(4)虹膜损伤/或葡萄膜炎的发生率、(5)术后1天、最后随访视力、(6)手术时间、(7)术后的屈光不正情况。应用统计软件SPSS 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A组1.87%,B组0.62%,B组略优,但差异不显著(P=0.316> 0.05);术中皮质残留A组1.25%,B组为0,B组仍然略优,但差异不显著(P=0.158> 0.05);术后角膜水肿A组57.5%,B组37.5%,差异明显(P <0.05);术后炎症反应A组58.75%,B组21.25%(P<0.05),差异明显;手术平均时间A组38.99分钟,B组27.57分钟,时间明显缩短(P <0.05,t=39.526);术后第1天平均视力A组4.06,B组4.17,B组略优(P=0.216> 0.05);最后随访视力A组4.46,B组4.42,二组相似(P=0.104> 0.05);验光表明A组最后随访时屈光不正平均球镜为-0.80DS, B组最后随访时屈光不正平均球镜为-0.83DS,两组无差异(P=0.719> 0.05,t=0.361),A组最后随访时屈光不正平均,柱镜为-0.17DC, B组最后随访时屈光不正平均柱镜为-0.23DC,B组散光稍大,但两组无差异(P=0.2> 0.05, t=1.285)。结论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做辅助切口并不能降低后囊破囊率、皮质残留率,但是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虹膜损伤或葡萄膜炎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手术安全性提高,视力恢复略快,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两组屈光不正(包括球镜和柱镜)均无差异。
-
单位萧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