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PPH)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的47例手术治疗PPH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手术指征、出血部位、术中处理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 47例患者中男性33例, 女性14例, 年龄范围42~81岁, 平均60岁;早期出血17例, 迟发性出血30例;腹腔出血35例, 消化道出血7例, 腹腔+消化道出血5例。手术指征主要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31例)及其他治疗失败(10例)。血管相关性出血17例(36.2%), 吻合口相关性出血14例(29.8%), 非吻合口相关胃肠道出血6例(12.8%)。早期出血以血管相关性出血为主, 其手术方式主要为出血部位缝扎止血+腹腔冲洗置管引流术;迟发性出血以吻合口相关性出血多见, 其手术方式需考虑吻合口瘘的处理。早期出血的手术时间短于迟发性出血[(136.0±37.5)min比(191.1±73.8)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9, P<0.05)。总的再出血发生率为23.4%(11/47), 死亡率为19.1%(9/47)。早期出血的再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迟发性出血[5.9%(1/17)比33.3%(10/30), 0比30.0%(9/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出血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迟发性出血;吻合口相关性出血患者是PPH手术治疗后死亡的高危人群, 再发出血是死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