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应激时间后大鼠相关脑区内神经炎症及脑区代谢的动态变化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n=10)和对照组(n=10)。模型组采取孤养与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应激模型,持续6周。实验前及第2、4、6周末对大鼠测定体质量及行为学指标,同时采用18氟标记的吡唑并嘧啶类的TSPO配体(18F-translocator protein radioligand of pyrazolopyrimidines,18F-DPA-714)及18氟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扫描检测相关脑区内神经炎症及脑区代谢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给予应激后,第4周、第6周模型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体质量增加减少,不动时间延长,糖水偏好百分比减少(P<0.05)。应激2周后,海马、前额叶18F-DPA-714平均标准摄取值(mean of 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mean)开始增加(P<0.05),第4周、第6周进一步增加(P<0.05)。扣带回皮质和岛叶在应激4周末18F-DPA-714 SUVmean开始增加(P<0.05),第6周进一步增加(P<0.05)。同期在这些脑区中18F-FDG SUVmean逐渐下降,这与相关脑区的神经炎症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结论 抑郁大鼠中18F-DPA-714及18F-FDG随着应激时间延长呈一定规律性动态变化,此可能为抑郁症病理机制的特点。
-
单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