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果蝇草酸钙结石模型的培养方法 ,并对果蝇模型的成功率、适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同天龄雄性黑腹果蝇400只随机分成结石A组(n1=100)、结石B组(n2=100)、结石C组(n3=100)和对照组D组(n4=100),通过二氧化碳麻醉法,分别将其转入带有0. 56%、0. 75%、1.00%乙二醇的果蝇培养基和不含乙二醇的正常培养基并放入25℃恒温箱内培养。观察统计果蝇的寿命,并解剖果蝇分离体内的马氏管,观察果蝇的结晶形成情况,对形成的晶体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A、B、C、D组的果蝇马氏管结晶生成率分别为87.0%、92.0%、98.0%和6.0%(X2=273.057,P=0. 000)。在含0.5%乙二醇培养基(A组)里果蝇中位生存期为36 d,0.75%乙二醇培养基(B组)里果蝇中位生存期为31 d,1. 0%乙二醇培养基(C组)里果蝇中位生存期为23 d,正常培养基(D组)的中位生存期为52 d,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F=35.403,P=0.000。所得晶体通过定性分析为草酸钙晶体。结论 0.75%的乙二醇浓度由于其诱导结石形成率高,死亡率相对较低被认为是较理想造模的浓度。稳定的果蝇草酸钙结石模型适合进行高通量的药物试验以及大样本量的结石机制研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