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融体系的运作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剖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具体影响,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助农增收策略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实证依据。基于我国2011—2020年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面板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与空间收敛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时空分异与收敛特征。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影响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分异特征,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存在差异,其系数估计最小值为0.268,最大值为0.633。以新疆为代表的西部偏远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不断增强,各地区整体差异在快速缩小。空间收敛模型中β绝对收敛与β条件收敛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165、-0.158,且均为负数,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符合空间收敛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可有效改善传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同时可为西部偏远地区农民增收提供赶超渠道,进一步减少农民内部收入不平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