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为了避免超铀核素镅大量吸入造成对关键靶器官的伤害,并为事故后促排或其他辐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依据IAEA通用安全导则No.GSG-2的内照射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通用准则、ICRP当前最新的生物动力学模型及参数,以工作人员急性吸入241Am(粒径AMAD 5μm(σ=2.5))为例建立计算程序,确定关键靶器官为肺部AI区和红骨髓,并确定造成关键靶器官短期吸收剂量的主要源器官为肺部AI区、血液、小梁骨骨表;结果 计算出241Am吸入后主要源器官中滞留份额随时间的变化;结论 镅吸收入血后从血液中快速转移,不同吸收类别镅在血液中早期滞留份额变化趋势相似,S、M、F类镅在血液中滞留份额峰值出现在0.03天左右,到约1.7天时衰减到峰值的一半;镅吸入后在肺部AI区、小梁骨中的早期滞留份额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S、M类镅在肺部AI区滞留份额随时间变化较小,F类镅从肺部快速被吸收入血;小梁骨中镅,S类在前7天快速增加,M类主要在前两周逐渐增加,F类在前四天较快速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