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巫俗在当代韩国社会被视为最具民族性与民众性的传统文化。这种"巫俗传统论"的话语体系其实是近代知识精英在应对民族危机时,对本土文化有意选择的结果。20世纪以来韩国的知识精英基于巫俗的本土性、基层性、边缘性,不断挖掘民族精神文化的原形与本质,从而使巫俗在檀君神教运动、文化民族运动、民众文化运动中成为对抗霸权文化的"抵抗文化"。然而,巫俗在成为"被选择传统"的他者化过程中,其宗教性始终处于失语状态。这也是韩国巫俗当下呈现文化价值(备受推崇的无形文化财)与宗教价值(饱受诟病的伪宗教)矛盾状态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