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在辅助生殖技术(in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ART)中Y染色体长度异常患者的精液质量情况,并按不同精液质量分组,讨论其胚胎质量、临床妊娠结局及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中心进行辅助生殖助孕的患者共2 739周期,染色体检查682例,其中染色体正常436(63.93%),合并畸形精子症196例,染色体长度异常共146例(Y=22,139例;Y=18,7例),占5.33%,合并畸形精子症73例。将患者分为染色体长度正常组和染色体长度异常组,再分精子形态正常组、精子形态异常组2个亚组,共4组,即染色体长度正常且精子形态正常组(组1),染色体长度正常并精子形态异常组(组2),染色体长度异常且精子形态正常组(组3),染色体长度异常且精子形态异常组(组4)。分析4组间临床一般情况、精液质量、胚胎质量和临床妊娠结局。结果:4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3.4%、69.0%、70.9%和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1和组2,组4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组4间卵裂率和优胚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之间的临床妊娠率、单胎分娩、剖宫产、流产/引产和多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F/ICSI助孕的患者中,染色长度异常如果合并畸形精子症可能影响胚胎质量,如受精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研究中心;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