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认罪认罚的本质在于自愿,然认罪认罚自愿性意涵仍不甚明晰。鉴于认罪认罚决策的复杂性以及自愿性保障偏重过程与审查偏重结果的二元性,有必要嵌入社科法学对其进行微观解构与宏观诠释。过程(微观)视域下,认罪自愿性应以自白任意性为前提,以供述真实性为目标。证明难度降低、诉讼程序简化并不等于降低或区分证明标准。认罚自愿性应以悔罪客观性为前提,以听取意见实质性为基础,以刑责认同性为结论。结果(宏观)视域下,认罪认罚自愿性需满足自主能力、信息充分、有效辩护、不受强制四个要件。为此,应规范证据开示以保障信息充分,落实认罪案件审查起诉讯问律师在场制度、引进无效辩护制度以倒逼有效辩护实现。除防范身体强制与心理强制外,还应减少审前羁押、加快庭审实质化改革、规范反悔救济以弱化规则强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