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临床诊治特点分析

作者:谢大炜; 刘赛; 宋黎明; 田溪泉; 张际青; 张小东; 王建文*
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3, 44(01): 12-15.
DOI:10.3760/cma.j.cn112330-20210510-00258

摘要

目的探讨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3例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 女11例;年龄(67.3±10.1)岁。无症状9例, 仅腰部不适7例, 仅肉眼血尿4例, 血尿合并腰部不适3例;伴多发膀胱肿瘤1例。3例术前行MRI检查, 19例术前行增强CT检查, 1例同时行MRI及增强CT检查。MRI检查示肾分叶状等T1、混杂T2信号, 边界不清晰, 且DWI可见明显弥散受限;增强CT检查示占位无明显增强, 边界不清晰。肿瘤位于左侧15例, 右侧8例。术前1例行细针穿刺活检诊断为尿路上皮癌, 2例采用输尿管软镜取标本病理未报告肿瘤;22例术前诊断不明确, 无法确定肿瘤性质。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20例, 肾输尿管切除+膀胱袖状切除术3例。结果术后病理标本可见灰白色占位, 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侵及肾实质, G3级;T3a期9例, T3b期14例;9例清扫肾门淋巴结, 其中淋巴结转移5例。术后21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18.6±6.7)个月。术后膀胱复发3例, 转移5例(腹腔转移2例, 同侧肾上腺、肝、腰大肌转移各1例)。至末次随访, 共8例死亡(38.1%, 8/21), 其中7例因肿瘤转移或复发死亡(均为T3b期患者), 1例因心梗伴肺部感染死亡。仅侵犯肾窦的3例中, 1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仅侵犯肾周脂肪的4例中, 3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早期不易诊断, 临床生物学行为不佳, 总体预后差。对于术前诊断为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者, 建议行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膀胱袖状切除术;如术前诊断不明确但高度怀疑者, 根据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结果决定手术方式。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