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以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HD-OCT)为主要手段,观察1.319μm近红外激光致兔角膜损伤后早期修复过程。方法 波长1.319μm近红外激光损伤10只新西兰白兔右眼角膜,照射剂量140 J/cm~2,于损伤前、损伤即刻、1、3、6、12、18、24、30、36、42、48、54、60、66 h及3、7 d共17个时间点,用HD-OCT活体观察角膜损伤横断面特征、测量损伤中心角膜全层和角膜上皮厚度,并于损伤前和损伤后6 h,1、3和7 d,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和组织病理观察角膜损伤情况。结果 HD-OCT结果表明1.319μm激光损伤累及角膜全层,损伤区角膜反射光带增强,随时间发展角膜快速肿胀增厚,于18 h达到最厚,其后水肿逐渐减轻消退;新生上皮自损伤边缘迁移于24 h内完全覆盖损伤区,30 h达到最厚,7 d时厚度基本恢复正常。裂隙灯观察角膜混浊也呈先加重后减轻。组织病理表明损伤后6 h受损上皮和内皮细胞快速脱落,新生上皮和内皮细胞自损伤边缘向损伤中心迁移,24 h新生上皮完全覆盖损伤区,3 d新生内皮完全覆盖损伤区,7 d上皮层和内皮层基本恢复正常;受损基质细胞染色质脱失,其后炎性细胞从周边浸润损伤区,至7 d水肿虽已基本消退,但仍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1.319μm激光致角膜全层性损伤,历经炎性反应期和损伤修复期,角膜水肿发生迅速,消退缓慢,其时相特性与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的破坏与重建相一致。
-
单位基础医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