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陇中黄土丘陵区定西市安定区为例,开展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为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基于1995、2005、2015年3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获得土地利用图,利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探讨了1995-2015年安定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结果表明:1995-2015年,安定区除草地和未利用地外,其余地类面积皆有增长,其中草地面积减少最大,建设用地增速最快;研究期间安定区45.95%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保持不变, 26.06%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有所提高, 25.17%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轻微下降, 2.59%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中度下降, 0.24%的区域显著下降;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对区内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显著.其中,耕地向林地、草地、水体的转化促进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林地、水体的转出以及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总体上,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起改善作用的贡献率(69.71%)要大于恶化作用的贡献率(30.29%),安定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