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助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理及效应

作者:刘金林; 马静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41(11): 137-144.
DOI:10.19898/j.cnki.42-1704/C.2021.1115

摘要

基于劳动力迁移理论,从推普的个体收入效应及推普的社会资本效应两方面,透析了推普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内在机理。基于2017-2020年广西边境八县市0-3公里范围内,农村居民的全样本调研结果及《广西统计年鉴》数据,实证分析普通话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普通话推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显著的积极的影响,且两者之间呈现性别、年龄的差异。基于实证分析结果,重点从普通话推广与提升居民信息获取能力、职业技能培训、多语能力培育等相结合,及坚持分类施策与全面提升质量相结合的视角,提出最大化推普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效应的思路和路径,希冀为我国推普政策的完善和有效实施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