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害"多见于秦汉文献及简牍中,是对文吏之"行能"两方面的要求。"文"与"无害"实为二事,"文"指代文吏阶层所应具备的文法律令知识、文书制作与处理等行政技能;"无害"则指文吏之道德、品行,要求文吏秉承上意、严格按照律令规定办事,"无所枉害"。就秦汉仕进而言,"文无害"在某种程度上颇具择吏标准的意味,而"无害"亦有评定文吏之才能"无比"的含义。"文无害"的内涵由最初重视"才能"向强调"德行"迁转。这是以武帝时为"分水岭",以光武"吏化"儒生所促成的"儒吏"角色的产生为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