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报道3例经皮椎体骨水泥强化术后术区继发结核感染病例, 并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生机制、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皮椎体骨水泥强化术后术区继发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及PubMed中, 以"经皮椎体骨水泥强化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脊柱结核"以及"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ercutaneous kyphoplasty""tuberculous spondylitis"为中、英文关键词, 检索2020年12月前有关经皮椎体骨水泥强化术后术区继发结核感染的相关文献, 共纳入8篇9例英文文献报道。结合本文3例诊治过程, 总结其发生机制、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结果本组3例患者中, 2例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辅助手术干预后随访12个月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1例在计划翻修手术前死于肺部感染。结合文献报道的9例, 共12例经皮椎体骨水泥强化术后术区继发结核感染患者, 男3例、女9例, 年龄54~83岁。12例患者均因术后再发背部剧烈疼痛就诊, 伴或不伴低热症状, 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影像学提示骨水泥周围骨质吸收、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及椎旁脓肿形成等脊柱感染征象。2例患者死于围手术期并发症;10例患者采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手术治疗, 术后随访10~18个月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经皮椎体骨水泥强化术后术区继发结核感染在临床较为罕见, 其发生机制尚存争议, 早期识别尤为关键。治疗常以规范抗结核药物辅以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