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实质正义要求判决具有正当性,学界希望通过利益衡量来完成正当性论证。传统利益衡量倾向于在价值判断领域构建形式推理方法而附带无法自洽的矛盾,包括利益分层困境、利益排序困境、价值标准影响困境。完善利益衡量需要重塑具体方法:运用伦理学方法构建可接受性标准,采取商谈理论和论辩规则构建程序性规则,采取非形式论证作为逻辑保障来验证结论。完善后的利益衡量能够从推理和论证两个方面保障结论的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