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妊娠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和(或)下腹疼痛,宫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物尚未排出,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先兆流产根据发生时孕周的不同,可以分为发生在孕12周前的早期先兆流产和发生在孕13~28周的晚期先兆流产。先兆流产如果不经过治疗,可能引起宫腔感染和腹痛导致宫缩,造成难免流产、完全流产等情况。先兆流产可能造成患者无法再次妊娠,对初产妇而言危害性较大。其中染色体异常是先兆流产最常见因素,母体解剖因素也是主要因素,先天性因素包括子宫先天性异常,包括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子宫发育不良、纵隔子宫等,获得性生殖道解剖异常主要包括宫腔黏连、子宫肌瘤等均为先兆流产的诱因。本文从染色体异常、免疫与血栓形成、解剖因素、内分泌因素、男方因素、感染因素、环境因素等九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先兆流产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思路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