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机器人磁导航(remote magnetic navigation, RMN)指导消融治疗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左心室不同部位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P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纳入60例左心室起源的PVC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和性别1∶1配对,RMN消融治疗组(RMN组)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组(药物组)各30例;其中,各组左心室流出道(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LVOT)来源PVC和非LVOT来源PVC各15例。RMN组采用RMN联合Carto三维标测系统行导管消融治疗;药物组为至少使用1种Ⅰ~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有效性终点为治疗后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 PVC<4 000次/24 h;安全性终点为手术相关并发症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RMN组手术急性成功率为90%,其中,LVOT和非LVOT PVC消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比93%,P=1.00)。RMN组有效率显著高于药物组(90%比47%,P<0.001)。RMN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药物组有2例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安全性终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比7%,P=0.15)。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是起源于LVOT还是非LVOT来源PVC,RMN组的有效率均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与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RMN指导消融治疗左心室不同部位起源频发PVC更为有效,并且同样安全。
-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和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