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脑室出血(IVH)体积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5月至2012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合并IVH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IVH评分系统和SAH评分系统评估患者IVH体积和SAH总量评分,依据相关标准诊断迟发性脑缺血(DCI)的发生,应用起病6个月后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RS)分级评估预后(02级视为预后较好,36级视为预后较差)。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潜在的混杂因素,以明确IVH体积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有129例患者符合条件入组,其中预后较好组75例(58.1%),预后较差组54例(41.9%)。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较好组与预后较差组患者IVH体积[(5.69±5.08)mL vs(12.69±12.04)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出血量位于第四四分位的患者与位于第一四分位的患者相比,其预后明显较差(OR=4.800,95%CI:1.55514.813,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VH体积仍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9,95%CI:1.0121.173,P=0.023)。48例(37.2%)患者并发DCI,单因素分析显示IVH体积与DCI的发生相关(OR=1.050,95%CI:1.0041.097,P=0.033),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不是DCI发生的危险因素(OR=0.989,95%CI:0.9271.044,P=0.693)。结论 aSAH合并的IVH体积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但IVH并不是通过引发DCI来影响患者预后。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