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的分裂无序和文化上的多元争鸣,使得当时思想家对曾经创造过辉煌文明的"德治"进行反思与取舍,先秦儒家的"以德治国"与法家的"依法治国"是其典型代表。先秦孔孟积极倡导的"以德治国"是对上古"德治"之继承,其基本指向是修己安人、以德治国,此进路与后来法家所推行的"依法治国"形成鲜明的对比。法家亦反省历史、继承历史,但法家更多地强调"民道弊""世事变"与"行道异"的现实面向。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德治"与法家"法治"之博弈与最后之结果,深刻表明了反思历史、汲取智慧,必须面向社会现实,才能解决现实问题,担当时代大任,完成时代任务。

  • 单位
    闽南师范大学